快速導覽
股票/期貨解釋
股票和期貨是兩種常見的金融工具,分別代表不同類型的投資和交易方式。
股票代表公司的一部分所有權,投資者通過購買股票成為公司的股東,享有公司未來盈利的一部分(通常以股息的形式發放)。股東可以通過股票的價格變動獲得收益,這取決於公司的業績和市場的需求。股票市場通常波動較大,因此投資風險較高,但也有較高的回報潛力。
期貨則是一種衍生性金融工具,允許投資者在未來的某個時間以事先約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某項資產(如商品、指數或貨幣)。期貨交易主要用於對沖風險或投機,因為它能夠讓投資者在市場價格波動中獲利。然而,期貨交易的杠杆效應也使得風險相對較大,投資者可能會面臨超過原始投入的損失。
總之,股票和期貨各自有其特點和適合的投資者。股票更適合尋求長期增值的投資者,而期貨則適合那些有較高風險承受能力的投資者。
全球股市
項目 | 說明 |
花旗驚奇指數 | 花旗驚奇指數(Citi Economic Surprise Index, CESI)是一種衡量經濟數據表現是否超出市場預期的指標。 當指數為正值時,表示經濟數據普遍優於預期;當指數為負值時,則表示數據表現不如預期。這個指數通常用來判斷市場情緒和經濟走勢,對投資決策有一定參考價值。 |
資產投資報酬率一覽 | 資產投資報酬率一覽通常指分析和比較不同資產類別(如股票、債券、房地產、黃金等)的歷史回報率和風險水平。 這些數據幫助投資者了解各類資產的表現,評估其穩定性及增值潛力。報酬率通常以年化回報率顯示,並搭配風險指標(如波動率)以提供全面的參考。 |
富蘭克林投資觀點 | 富蘭克林投資觀點是由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公司(Franklin Templeton Investments)提供的市場分析和投資建議。這些觀點涵蓋全球經濟趨勢、行業前景及資產配置策略,目的是幫助投資者掌握市場動態,制定更明智的投資決策。內容通常包含專業分析師的深入見解與投資建議,適合關注宏觀經濟及多元化投資的用戶參考。 |
戰爭如何影響股市 | 該文章在說明各時期的現代戰爭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包含歷史回顧、投資人心態等。 |
全球-各國股票市場總市值 | 全球各國股票市場總市值是衡量各國資本市場規模的重要指標,反映一國上市公司股票的總價值。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股票市場,其市值主要由科技巨頭如蘋果、微軟和亞馬遜等公司支撐。中國排名第二,得益於A股市場的成長和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其他主要市場包括日本、英國及歐盟國家,分別因其成熟的經濟體系和穩定的資本市場而占據重要地位。 此數據提供全球經濟權重分布的洞察,並可用於分析資本市場對應國家經濟的貢獻與風險結構。 |
台灣股市
項目 | 說明 |
台灣恐懼與貪婪指數 | 台灣恐懼與貪婪指數是衡量台灣股市投資者情緒的指標,借鑑了美國的同類指數(Fear and Greed Index)。該指數綜合了多項市場數據,例如股票成交量、資金流向、波動率(如台灣加權指數波動)、多空比例等,反映市場是偏向恐懼還是貪婪。 高值(貪婪):投資者普遍樂觀,市場可能過熱,存在修正風險。 低值(恐懼):投資者避險情緒濃厚,可能出現買入機會。 該指數幫助投資者洞察市場心理狀態,合理調整資產配置。 |
台股大盤與各產業漲跌幅 | 台股大盤與各產業漲跌幅是衡量台灣股市整體表現及各行業狀況的重要指標。 台灣股市中主要的類股包括科技類股、金融類股、傳產類股等。科技類股,特別是半導體、電子設備及通訊產業,通常是台股市場的核心驅動力,受全球需求、產業創新及國際競爭影響較大。金融類股則常常受到利率政策、經濟成長及金融市場變動的影響,對利率變化較為敏感。傳產類股,如鋼鐵、紡織等,則會隨著全球經濟狀況及原材料價格的波動而有所起伏。 |
台指期貨法人未平倉多空淨額 | 台指期貨法人未平倉多空淨額是指法人機構(如投信、外資等)在台灣股指期貨市場上,未平倉的多單與空單之間的差額,反映出法人機構的市場情緒與市場預期。 當多單大於空單時,顯示法人機構對市場的未來走勢持樂觀態度,預期股市將上漲;相反地,當空單大於多單時,則顯示法人對市場的未來走勢感到悲觀,預期股市將下跌。 |
台股本益比 vs 台灣加權指數 | 本益比通常用來衡量市場的估值,而台灣加權指數則是衡量市場的總體表現。兩者結合使用,能幫助投資者更全面地了解台灣股市的健康狀況。 若本益比過高而台灣加權指數仍在上漲,可能代表市場處於高估狀態,存在風險;而若本益比低且台灣加權指數表現不佳,則可能暗示市場的低估或不景氣。 |
外資連續買超排行 | 外資連續買超排行是指外國投資者在一段時間內(例如,某一週或某一月)對台灣股市的持股情況,具體顯示哪些股票在該期間內受到外資的持續青睞。這個指標反映了外資對某些股票的投資信心,通常代表著市場對該股未來增長的預期。 連續買超意味著外資在一段時間內持續增加某股票的持股量,這可能是由於該公司基本面穩健、前景看好,或是外資看好該產業的發展。 |
外資當年度累計買賣超 – 加權指數 | 外資當年度累計買賣超 – 加權指數指的是外國投資者在台灣股市中,全年以台灣加權指數為基準的買賣超情況,表示外資在整體市場中的資金流動與投資態度。 外資的買賣動向,尤其是累計買賣超的情況,往往是市場情緒和未來市場預期的重要指標。 |
加權指數三大法人買賣超年線圖 | 加權指數三大法人買賣超年線圖是將台灣股市中三大法人(外資、投信、自營商)在台灣加權指數中的買賣超情況,以年線圖的形式呈現。這種圖表展示了三大法人在每年的資金流動,幫助投資者了解法人機構的買賣傾向,並分析其對市場走勢的影響。 |
國安基金護盤 | 國安基金護盤時間表是指在台灣股市遇到極端波動或重大金融危機時,政府啟動的股市穩定措施,透過國安基金進行市場干預,避免股市暴跌。國安基金護盤的具體時間表並不固定,而是根據市場情況由政府決定,通常會在股市大幅下跌、投資者信心嚴重不足時啟動。政府通常會在必要時公布護盤時間及相關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政府基金在股市中的買入行動,藉此提振市場情緒。 |
ETF排行榜 | ETF排行榜是根據各類指數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 ETF)的表現、資產規模、交易量等指標,列出在某段時間內表現最好的ETF。 |
台灣-證券劃撥存款餘額vs.台股 | 台灣-證券劃撥存款餘額 vs. 台股是用來比較台灣股市與投資者在證券劃撥存款(即證券公司存放在台灣銀行的資金餘額)之間的關聯。證券劃撥存款餘額是指投資者透過證券公司進行交易所需的資金,通常存放在專門的證券劃撥帳戶中。這些資金通常是用來購買股票、ETF等金融商品。 |
台股ETF受益人數排行 | 台股ETF受益人數排行是根據各類ETF(交易型基金)中,持有該ETF的投資者數量來進行排名,這可以反映出不同ETF在台灣市場中的受歡迎程度。受益人數越多,表示該ETF的市場認可度越高,投資者的信任度也較大。 |
投資人開戶數年齡分布統計表 | 投資人開戶數年齡分布統計表是對台灣股市中,開設證券交易帳戶的投資人年齡分布進行統計的表格。這類統計通常由證券交易所或相關金融機構發布,用來顯示不同年齡層的投資者對股市的參與情況,並分析各年齡段的投資行為。 |
富邦投顧 | 台灣三大投顧公司報表,但需加入會員。 |
元大投顧 | 台灣三大投顧公司報表,但需加入會員。 |
凱基投顧 | 台灣三大投顧公司報表,但需加入會員。 |
美國股市
項目 | 內容 |
s&p500追蹤 | S&P 500 追蹤是指投資者通過購買指數基金(如ETF)或其他金融產品,來跟蹤並模擬標普500指數(S&P 500)的表現。 標普500指數是由標準普爾公司編制的一個市值加權指數,包含了美國5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代表了美國股市的整體健康狀況。投資者通過追蹤這個指數,可以實現對美國股市整體表現的投資。 |
納斯達克 100 指數連續高於其 50 天移動平均線 | 納斯達克100指數連續高於其50天移動平均線指的是納斯達克100指數(Nasdaq-100 Index)的當前指數價位持續高於其50天簡單移動平均線(SMA,Simple Moving Average)。50天移動平均線是股市技術分析中常用的指標之一,代表的是過去50個交易日內的股價平均水平,常用來衡量市場的短期趨勢。 |
美元指數 | 美元指數(U.S. Dollar Index, DXY)是衡量美元相對於一籃子主要貨幣(包括歐元、日圓、英鎊、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等)強弱的指標。該指數由美國貨幣管理機構(如紐約外匯市場)編制,主要用來反映美元的相對價值,是衡量美元在全球市場上表現的重要工具。 |
美國 – 一年內經濟衰退的機率(10Y-3M 模型) | 美國 – 一年內經濟衰退的機率(10Y-3M 模型)是根據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特別是10年期與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的差距)來預測未來經濟衰退可能性的一種方法。這種模型的核心原理是,當長期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低於短期利率(3個月期國債收益率)時,通常會預示經濟衰退的風險增加。 |
美國-CNN恐懼與貪婪指數 | 美國-CNN恐懼與貪婪指數(CNN Fear & Greed Index) 是一個由CNN經濟學家推出的指標,用來衡量投資者情緒的兩極化,即市場中的恐懼情緒與貪婪情緒的強弱。該指數由七個不同的市場指標組成,這些指標反映了投資者在股市中的風險偏好或避險情緒。指數的範圍從0到100,其中0表示極端恐懼,100表示極端貪婪,50則是中立。 |
美國股市財報季 | 美國股市財報季(Earnings Season) 是指美國企業每季度報告其財務業績的時間段,通常會對股市造成較大影響。財報季通常分為四個主要階段:第一季度財報季(1月到4月)、第二季度財報季(4月到7月)、第三季度財報季(7月到10月)、第四季度財報季(10月到1月)。 |
各投行對s&p 500 年底目標價預期 | 各投行對S&P 500年底目標價的預期反映了對市場未來走勢的不同看法和預測,它們主要根據宏觀經濟因素、企業盈利、利率環境等因素進行調整。 |
中國股市
項目 | 內容 |
香港恆生指數 | 香港恒生指數(Hang Seng Index,HSI) 是香港股市的主要股指之一,代表香港證券市場的整體表現,涵蓋了50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它是香港資本市場的晴雨表,常被投資者用來衡量香港經濟的健康狀況。 恒生指數的成分股主要來自金融、地產、消費、能源、工業和科技等行業的領先企業。像匯豐控股、騰訊控股和阿里巴巴等大公司都在其中,占據了指數的主要比重。 |
中國上證指數 | 中國上證指數(Shanghai Composite Index) 是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綜合性股票市場指數,於1991年12月19日首次發布。它包含了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所有股票,無論是A股(以人民幣計價的股票)還是B股(以外幣計價的股票),並被視為中國股市的重要指標之一。 |
香港IPO市場亦連續3年走跌 | 香港的IPO市場在近幾年面臨挑戰,連續三年表現不佳。2023年,香港的IPO市場募資額大幅下降,僅達246億元港幣,比前一年減少了65%。此情況使香港的全球IPO排名跌至第8位,落後於印度等市場。儘管如此,市場在年底出現回暖迹象,特別是下半年IPO活動有所加速。 許多分析指出,2023年上市的企業多為傳產領頭羊,且醫療、消費等行業的上市較為頻繁。儘管整體募資金額不高,部分上市公司如力盟科技和升能集團等仍實現了顯著的股價增長。隨著市場逐步復甦以及港交所推出新政策,如簡化結算流程和提高流動性,預計香港IPO市場可能會在未來逐漸恢復活力 |
香港財政儲備與外匯儲備過去3年減少約1/3 | 過去三年,香港的財政儲備和外匯儲備出現了顯著減少,分別下降了約三分之一。這一現象受到多重因素的影響,包括全球經濟的不穩定、香港內部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市場情緒的波動。財政儲備減少對香港政府未來的財政運作和應對經濟挑戰的能力提出了挑戰,同時也影響了外匯市場的穩定。 |
大宗資產
黃金期貨 | |
黃金價格 | 黃金價格反映了市場的風險情緒與經濟情況,它既是通脹與貨幣政策的指標,也是一個重要的避險工具。 影響因素包括:避險資產、通脹指標、貨幣政策和利率、貿易和財政不穩定 |
10年債殖利率 vs 黃金 | 10年期債券殖利率與黃金之間通常呈反向關係,即當殖利率上升,黃金價格往往下降;當殖利率下降,黃金價格則可能上漲。但這種關係也會受到市場預期、通脹預測及宏觀經濟情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
黃金供給 | 黃金供應受地質條件、環境政策、經濟需求和市場價格的共同影響。 開採:黃金的主要供應來源是從地球內部的礦石中提取出來。全球每年開採的黃金量受到勘探、技術創新以及環境政策等因素的影響。根據報告,全球每年開採的黃金大約在3,000至3,500公噸之間。 再循環黃金:由於黃金不會腐爛或損耗,許多黃金可通過回收來進行再利用,這是黃金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回收黃金主要來自舊珠寶、電子產品或其他黃金製品。再循環的黃金年均供應量大約為1,000至1,200公噸。 中央銀行儲備:許多國家的中央銀行持有黃金作為外匯儲備的一部分,雖然近年來不少國家逐漸減少黃金儲備,但它仍然是全球金融系統的一個重要部分。這些儲備不常交易,但對全球黃金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
全球-黃金需求量(細項加總) | 全球黃金需求量的細項分佈可從各主要領域來看,主要包括珠寶、工業、投資等領域。 珠寶需求占據黃金需求的最大份額,其次是投資需求,尤其是以實體黃金條和金幣為主。此外,工業需求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在電子技術和其他工業用途上。根據最新的資料,2023年全球黃金需求大約為4,448.4公噸,較2022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投資需求和各國央行購金量的減少。 |
銅期貨 | |
銅期貨價格 | 銅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工業金屬之一,通常與全球經濟狀況密切相關,因此,銅期貨價格不僅受到宏觀經濟政策、地緣政治事件等影響,也反映了投資者對未來經濟增長和基建需求的預測。如果經濟增長放緩或供應鏈出現問題,銅期貨價格可能會出現波動。 |
原油期貨 | |
原油期貨價格 | 原油期貨價格的變動對全球經濟影響深遠,因為石油是全球最主要的能源之一。當原油價格上漲時,可能推動生產成本上升,影響消費品價格,並對全球通脹造成壓力。此外,高油價也會減少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對經濟增長造成負面影響。相反,油價下跌可能會促進經濟活動,降低生產成本,但也可能對以石油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造成困難。 |
美國頁岩油&OPEC+ | 美國頁岩油與OPEC+之間的互動對全球能源市場有著深遠影響。美國頁岩油的產量自2000年代中期以來大幅增加,逐漸成為全球油市的重要角色。這使得美國不再是石油進口大國,並且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對OPEC的依賴。頁岩油的開採技術進步,使得美國能夠在油價較低時繼續生產,並且在油價上升時迅速增加產量,對油價形成反向壓力。 然而,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其他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如俄羅斯的聯盟)則仍主導全球石油供應政策,定期調整產量配額來影響油價。OPEC+經常與美國頁岩油產業發生競爭或摩擦,尤其是在全球需求波動或價格下跌時,OPEC+的減產政策會推動油價上升,但頁岩油產業通常會選擇在價格低迷時保持生產,甚至擴大產量,從而對OPEC+的政策形成挑戰。 頁岩油的存在加劇了全球石油市場的競爭,使得OPEC+在制定產量政策時需要考慮到美國的產量調整。尤其是在價格回升時,OPEC+的減產協議會促使價格上漲,但頁岩油的靈活產量使得其能夠迅速填補市場缺口,維持全球供應穩定。 |